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教育培训>>>国际认证
后国际金融危机保险的发展与学科建设
罗忠敏  中国保险学会会长

 


 (本文为在2009中国保险教育论坛上的讲话)

    非常荣幸能够受邀出席第五届中国保险教育论坛。中国保险教育论坛已经圆满举办了四届。今年这一届,更具有不同寻常的意义。因为今年是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及人民保险事业创建六十周年,在近三十年里,我国保险业无论是在业务发展上、服务领域拓展上,还是市场主体的发展上,都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绩,这一切,保险教育功不可没。保险教育论坛自2003年设立以来,在保险人才的培养和保险教育方向性指引上,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一、保险业国际、国内形势及存在问题

    (一)国际形势

    自2007年10月第四届保险教育论坛成功召开,迄今已有两年。

    在这两年里,国际经济形势最突出的变化,就是由美国的次贷危机引发了全球的金融危机。这次危机从发达经济体传导到新兴市场经济体,从虚拟经济扩散到实体经济,是上世纪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危机。在这次危机中,保险业的巨擘AIG轰然倒塌。所幸,国内保险业由于保监会的严格监管和参与金融国际化程度较低等原因,在危机中所受影响并不很大。

    自今年四月份以来,世界主要经济体的一些经济先行指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反弹,全球制造业衰退趋势有所减弱,美欧等金融市场逐步稳定。目前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出现回暖迹象,金融危机对金融保险业的不利影响日益减小,国内外保险消费者信心逐步恢复,保险市场呈现稳定增长态势。虽然世界经济复苏将是一个缓慢曲折的过程,其中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仍然很多,但我们基本可以判定,甚或说是希望,这已经是金融危机的尾声。

    面对金融危机,人们从最初的瞠目结舌、惊恐忧惧到冷静观察和不断反思,其中归结的一点,是监管的缺失或过于宽松。由此,世界各国对金融监管进行了反思和改革,欧美等发达经济体相继推出一系列金融监管改革方案,转变金融监管战略,调整金融监管体制机制。专家在分析次贷危机以及AIG倒塌的原因时,还归结了一点:优厚薪酬间接鼓励不负责任的冒险。简言之,即:人性的贪婪。其实,无论是监管问题,还是对利益的过度追逐,归根结底,都是人为因素。因为,即便是监管问题,如果空有完整严谨的风险控制体系与制度,而执行人员执行不力或不落实,也达不到相应的效果。而不负责任的冒险,则更可以明显看出从业人员的伦理与道德素质,还有待加强。

    从AIG的分崩离析中,大家还看到,AIG的传统保险业务并没有出现问题,拖垮AIG的是那些金融衍生产品。因此,AIG的倒塌再次警醒人们,保险要回归主业。保险的核心价值在于提供风险保障。风险管理和保障功能是保险业独有的,是其他行业不可替代的重要功能,也是保险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

    (二)国内形势

  从目前看,国内保险业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较小,保险市场平稳运行,“稳增长”形势好于预期,结构调整也初见成效。国家整个经济形势明显企稳向好,为保险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但正如吴定富主席在三季度保险监管工作会议上所言,虽然当前保险业发展方式逐步转变,竞争能力和服务能力逐步提高,呈现平稳健康的良好态势,但保险市场仍存在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市场秩序混乱,竞争行为不规范,数据不真实问题突出,理赔难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经营成本居高不下,导致部分公司承保长期亏损,严重影响公司持续发展能力。一些保险机构依法合规经营意识淡薄,许多违法违规问题屡查屡犯,有的甚至成为行业积弊。保险经营主体内部控制存在缺陷,制度执行不到位,缺乏监督。这些种种问题,说到底,还是人的问题,人的素质与教育的问题。

    二、新形势下的人才问题与学科建设的建议

    (一)人才问题

    中国保险业经过三十年的发展,进入了跨越式发展时期,我国保险业务以年均30%左右的增长速度快速增长,保费收入从1980年的416亿元增长2008年的9789.1亿元;截止到2008年底,我国共有保险法人机构112家,保险中介机构发展到2000多家,保险业已成为经济中增长最快的行业之一。随着保险机构数量的逐步增加,对高管人员和从业人员的需求也不断扩大。虽然这些年来,我国的保险教育事业也得到了发展,从中专、大专、本科到研究生层次都为保险行业提供各类人才。但高校保险专业的大学毕业生每年约有2000人左右,和保险业每年的专业人才需求约1.6万人的规模相比,有很大的缺口。除了“量”的差距,还有“质”的差距,无论是高级管理人员还是一般的从业人员,其综合素质和知识技能与实际工作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在实践中,机构的不断增加,优秀高级管理人员的匮乏,使得一些表现欠佳的高管人员,换个地方还能继续任职。就一般从业人员而言,一方面是保险公司或机构急缺人手,另一方面,保险公司又认为保险院校的毕业生“不好用”、“不实用”而不愿要,或者是保险院校的毕业生不愿进入保险公司。保险人才队伍建设与行业发展战略的较大差距,成为制约我国保险业发展的一大瓶颈。

    从保险业的发展看,实施人才兴业战略是建设中国特色的现代保险业的本质要求。落实保险兴业人才战略,大力发展保险教育是一重大举措。那么,如何推进保险教育,实现人才兴业战略呢?

    (二)学科建设的建议

    保险教育不仅仅是高等院校的本科、研究生教育,还包括已从业人员的在职教育。无论是针对在校学生的教育,还是从业人员的在职教育,我认为,以下几点是必须加强的:

    首先,品德教育。品德的教育,应该作为保险教育的灵魂,贯穿教育的始终。专家们在分析金融危机的原因时认为,对于利益的过度追逐,不负责任的冒险,造成了危机的发生。对于人性的贪婪,固然可以用制度和许多技术性手段予以控制,但是根本上,是一个保险经营者应该本着维护投保人利益,对社会负责的精神恪尽职守,而非为了凸显业绩,获得高额薪酬去冒险。正如温家宝总理所言:“企业家身上要流淌着道德的血液”。回溯保险业产生、发展的历史,和其业务的特性,保险业是一个遵从诚信原则的行业。对投保人而言,其支付保费——真金白银,所获取的对价,是保险人在出险时会给予赔付或补偿的一个承诺,这种业务的特性,使得保险从业人员应该更加讲求诚信,以此才能获得行业的长远的、良性发展。

    其次,法学教育。市场经济是法治环境下,市场调节的经济。随着社会的发展,法制的不断完善,民众法律意识的不断增强,保险公司依法经营已经是必须。对于在校学生和在职人员法学教育,与保险业务结合,应该包括保险法、合同法、民法、公司法等。尤其是新《保险法》,针对保险行业多年来存在的问题,加大了对投保人、被保险人的保护,对保险经营和保险监管作出了许多新规定,全面提升了保险业的法治水平,对保险法律环境将产生全面而深刻的影响,研习保险相关法律,依法从业,必将促进行业的科学发展。

    再者,培养人才的国际视野。在美国发生次贷危机后,金融危机在全球快速蔓延,再次凸显了全球经济的一体化程度越来越高。我国保险业是一个市场化程度较高、开放较早的行业,无论是对在校学生,还是在职人员的保险教育,都要注意培养他们国际化的视野,这不仅是积极学习国外先进经验的需要,也是积极主动地防范国际金融风险的需要,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才能更好地把握我国保险业发展的规律。也唯如此,才能培养出高层次的保险人才。

    对于在校学生的教育,通常认为,保险教育存在“重学历、轻能力”“重理论、轻实务”的问题。我们得承认,保险专业是一门应用型学科,具有较强的实务性,这个特征决定了它所培养出来的学生,除了应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外,同时还应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但是我认为,保险教育还是要立足于基础教育,提高学生的基本技能和综合素质,教会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这些也许短期内没有明显效果,但却会有长期发展的后劲。当然,学生的培养也一定要理论联系实际,但是,保险人才的培养不应仅局限于院校,作为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应用型学科,保险公司也应承担起人才培养的责任,不仅体现在本身的各种非学历教育,也体现在对高等院校的支持,教材建设、学生实习的支持等。再者,各种从业证书的考取,也可以促使保险专业学生从理论向实务靠近。

    在如今,知识和各种讯息快速更替的信息时代,学习,对任何人而言都不再是阶段性而是终身性的了。保险从业人员的在职培训或学习也如此。保险公司可以借助高校深厚的文化理念、学术优势和某些学科的优势,为保险公司提供个性化的继续教育服务,或者利用高校定向培养公司所需的精算、投资、法律、管理、营销等专业人才。
   
   人的素质,决定他所从事的事业的质量和层次。从这个角度讲,保险业要实现又好又快地、稳定、可持续的发展,有赖保险教育不断地输送优质的保险人才,藉此,我向致力于提高和完善保险教育的人们表示崇高的敬意。



(转自中国保险学会网站)

 
更新日期:2009/11/29
阅读次数:3080
 
上一条:
下一条:  美国注册非寿险再保险师(The Associate in Reinsurance—ARe) 资格认证考试
 
 【我想发表评论】   【将文本推荐给好友】    【关闭窗口】
 
 
罗忠敏  后国际金融危机保险的发展与学科建设
 
关于我们 网站声明 联系我们

建议使用IE4.0以上800*600浏览器访问本站 
版权所有©2000:国发中心金融保险网
本网站所有内容,未经国发中心金融保险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违者必究。
网站管理chinagfc@chinagfc.com
【Top】